欢迎来到项城网,请登录注册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 >> 正文

检察之“光”——追记新时代优秀检察官的杰出代表朱金超

2021-10-08 16:060项城网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方化祎 周晓荷

仰面靠在椅背上,双手低垂,面前的办公桌上摆放着十几份摊开的卷宗,笔记本上留下了密密麻麻的案情分析。

  9月1日12时38分,西华县人民检察院四楼办公室,该院第一检察部主任、四级高级检察官朱金超以这样的姿态,永远告别了他挚爱的检察事业。

  消息在小城里迅速传开,他的同事、政法界的同志、曾经打过交道的群众自发赶来,把检察院的楼道挤得满满当当,空气中悲伤弥漫:肃立走廊眼中噙着泪的、蹲在墙根儿轻轻抽泣的、躲在卫生间失声痛哭的……

  斯人已逝,追思长存——

  转眼,一个月过去了。再次谈起朱金超,话题仍旧一次又一次被泪水打断。“办案就是在办别人的人生,要兼顾天理国法和人情”“把案件每个细节推敲细,站在公诉席上才能有底气”……他的办案理念和思路还在影响着一批又一批检察人。

  在大家无尽的怀念中,这位满怀热忱的检察官忠诚、干净、担当的检察人生渐渐铺陈开来。

  一颗星,默默地闪耀光芒

  9月25日,西华县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检察官陈卫敏习惯性地推开朱金超的办公室门,恍惚间,老主任还坐在那里,燃着一根烟,翻看着卷宗,闻声抬头,轻声说道:“卫敏,来,看看这个案子。”

  “多思考些问题,多打几个问号,把小案办得更有意义。”轻抚着笔记本上的字迹,陈卫敏一下子红了眼眶,她想不明白,那个不久前还坐在这里跟自己讨论案情的老大哥,怎么说没就没了呢!

  9月1日一大早,朱金超就来到了办公室,和部里的同事谈了一上午案件。“下午一上班,咱就开联席会议,再好好地把案情议一议。”他安排道。

  大约12时,妻子拨来视频电话:“回来吃吗?煮了面条。”“这就回!”还没说两句,他嘴唇发紫,额头汗如雨下,好像是低血糖又犯了!

  妻子骑着电动车匆忙赶来,已是天人永隔。

  “可能是低血糖引起的心脏骤停。”医生的话刺痛着每个熟悉朱金超的人。

  这是多少年的老毛病了——

  “我俩一起去开庭,一结束他就满头汗,必须得找个店赶紧吃几口面。”

  “讨论案情时犯了病,我们劝他休息,他总是摆摆手。让我们去食堂捎个馒头,吃了继续干活儿。”

  大家劝他去医院好好看看,他总是说:“我血压不高、血脂不稠,不碍事的。”

  生前,朱金超所在的西华县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承办了全院七成刑事案件,还担负着多项专项工作,身为主任的他任务自然重一些,更何况他还是个爱操心的人。

  “我在外地学习,正巧手里一个案子在节骨眼上,有天晚上,他给我打了两通电话,一次半夜11点多,一次次日凌晨4点多。”提起往事,朱金超的助理王思齐哽咽了,电话里,朱主任还是不紧不慢的语气,但他逻辑严谨、思路清晰,“一听就是看卷看了一整夜,他办案时的精神头大着呢!”

  “大家都知道老朱脾气好,有啥事找着他,他很少拒绝。”西华县检察院检察长马灵钧这样说。

  翻看该院汛情疫情防控工作群中的照片,几乎每张都有朱金超的身影:转移危险区域群众、加固险工险段堤坝、搬运防汛防疫物资……他做的这些事,部里的同事也是看了群才知道,问他为什么不让大家一起分担,他说:“咱部门女同志多,家里的孩子还都小,就不麻烦大家了。”

  如果说检察官是满天星斗,朱金超就是其中默默发光的那一颗,不停地闪耀着光芒,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一道光,不断地启迪他人

  2021年6月,西华县人民法院。周口市首例以“套路贷”方式实施诈骗的案件开庭,这也是西华县检察院近年来受理的涉案人员最多的一起案件。

  被告席上黑压压一片,对面的辩护律师坐了好几排,望着这样的场景,有着丰富办案经验的检察官李琳还是手心里渗出了汗珠。

  旁边的朱金超察觉到了她的不安,轻声说:“输赢不在人多少,这个案件咱办了一年多,证据这么扎实,怕啥!再说咱是代表国家起诉的,是正义的一方。”

  想起朱金超的这番话,当年的办案场景重回李琳眼前。

  2019年12月,西华县公安局以诈骗罪报捕5名犯罪嫌疑人,可卷宗里上亿元的涉案金额让敏感的朱金超察觉到,这不是一起简单的诈骗案,“会不会是‘套路贷’?”他提出。

  一场较量拉开大幕:朱金超带领团队主动介入该案指导侦查,对公安民警开培训交流会,就取证方向、讯问技巧、讯问中注意事项等问题进行详细讲解。

  一个个犯罪嫌疑人露出水面,证据链越来越完整,涉案人数也从最初5人增至百余人,在审查起诉环节,卷宗材料就达800多册、电子数据光盘50余张。

  在朱金超的指导下,庭审采取“电子示证”的方式,将证据分类梳理,统一制作成幻灯片,每一名被告人的犯罪过程及所起作用,每一笔资金的完整流向,一目了然。

  一天十几个小时的庭审持续进行了两天时间,首批62名被告中有60名当庭自愿认罪认罚。

  “庭审结束后,朱主任笑呵呵地说‘这下踏实了,我得回家补觉去’,可朱主任不知道,有他在,我们心里才踏实啊!”李琳说。

  知识广博、业务精湛的他,往往能在迷雾般的案件中拨云见日。正因如此,西华县政法系统几乎人人知道,检察院有个“朱教授”。

  1989年7月,朱金超从中南政法学院法律专业毕业后,带着一肚子学问回到家乡,成为当时全县政法系统唯一的法学本科生。除了计财、装备和信息技术部门,他在其他岗位上都干过,院里一多半员额检察官是他亲手带出来的,重要案件也几乎都能看到他参与过的痕迹。

  “朱主任常熬夜帮我修改起诉书,小到一个词语、一个称谓都反复斟酌,他的脑子就像个法律数据库。”检察官王利娜评价道。起初,她觉得是老主任记忆好,直到有一天看到了朱金超的电脑,常用的司法解释、典型案例分门别类、整理得清晰明确,“他比大多数人都要用心得多。”

  这样的“朱教授”不仅影响着检察人,西华县的法官、民警、律师队伍里也不乏他的“学生”。

  西华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教导员牛新军说:“不管你什么时候打电话咨询问题,他都会不厌其烦地给你解答。你问他一,他能答十,恨不得把知道的东西全都教给你,直到你听明白为止。”

  朱金超的离世,让周口政法系统的同志惋惜不已,他的一位挚友含泪写下挽联:

  三十年相知,唯余兄长能容我;一刹那惨别,复有难题可问谁?

  一团火,热忱地温暖百姓

  “妈,那个好领导——朱检察官,殁了!”“胡说!你是又头发昏了吧?”

  “真的。”

  呜呜哭声之后——

  “我不信,恁好的人咋会死啊?”

  这是东王营乡一对母子——儿子徐某、母亲宋某之间的对话。正是因为朱金超的帮助,才避免了一场亲戚成仇的悲剧。

  儿子对母亲积怨很深,犯起浑来连亲妈都打。娘家侄儿闻讯跑来“出气”,把徐某打成了轻伤。一边是侄子,一边是儿子,宋某左右为难。儿子这边反复要求检察院监督,抓他“老表”入狱。

  为了不让这一家人因讼生仇,朱金超和同事们一趟趟往老人家里跑,啥法儿都用尽了,终于母子和亲戚间的仇恨烟消云散了。

  老人很欣慰:母子关系越来越好,儿子不仅不打她了,还隔三岔五看她,前几天还给她买了月饼、鞋子。

  老人很不解:那个从不嫌自己邋遢,拉着她的手给她宽心的好人,咋说没就没了呢?

  “检察办案就是在办当事人的人生。”朱金超办每起案件,总是心怀悲悯,慎之又慎、想了又想,他传递着司法温度,更恪守着司法原则。

  2016年发生的一起交通肇事案嫌疑人是朱金超的同村人,嫌疑人托村里长辈找到了他。

  “超,咱能不能不起诉?”“老叔,这种情况就算是我儿子我照样得起诉!”

  他给承办案件的检察官说:“咱办案不能让老百姓戳脊梁骨,你要记住,你首先是人民的检察官,咱不能给自己的单位抹黑,给检徽抹黑。”

  扎根在基层,坚守在一线,朱金超经手了数百起案件,努力在每一起案件中体现公平正义。

  群众的事是天大的事,自己的事却放一边。“他儿子第二天就要结婚了,可他还跟没事人似的,头天晚上还在办公室跟我们一起讨论案件。我们都劝他等办完喜事再研究也不耽误,他却不紧不慢地说‘我儿子结婚,我都不慌,你们慌啥?’”陈卫敏一边流泪,一边回忆。

  

  “要让群众在每起案件中感受到公平和正义”,他32年如一日这样做,像一团火,温暖着周围的人。

  一支烛,慷慨地燃尽自己

  对于朝夕相处的检察官来说,朱金超的忽然离去让他们心里空荡荡的,他们多想再听听朱主任的声音:“你们放心办案,有事我担着。”

  “朱金超业务娴熟,人品很好。”“他科班出身,法律功底深厚,很多疑难复杂案件的研讨都离不开他。”“他做群众工作有一套,老百姓都很信服他。”……这是大家对他的评价。

  这样一个优秀的检察官,县检察院在整理他的个人事迹时却在荣誉一栏犯了难。年轻时多次受到省、市、县表彰的他,近十年来,一项荣誉都没有。

  王利娜说,自从跟着朱主任工作,自己就立了四次个人三等功,最有资格得这些荣誉的他总是把机会让给年轻人。

  顶了很多压力,让了很多荣誉,这就是朱金超。

  他一件衣服穿好几年,最爱检察制服裤,喜欢抽烟,但从不抽好烟、贵烟,总说抽不惯。

  以入世的态度做事,以出世的态度做人,这就是朱金超。

  日前,受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委托,省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段文龙专程前往西华县,看望慰问朱金超家属。“朱金超同志几十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的品格高尚、事迹感人,是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期间全省检察机关涌现的先进典型和新时代优秀检察官的杰出代表。”段文龙说。

  周口市政府为朱金超追记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个人二等功,西华县委追授其为“优秀共产党员”。

  1992年,朱金超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为保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即使是在最困难和危险的时刻,也要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英勇奋斗!”

  光而不耀,静水流深。人民检察官朱金超用生命,留下了一道光辉灿烂的检察之“光”。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责任编辑:高敏)

精彩评论(0)

广告占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