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项城网,请登录注册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 >> 正文

你不知道的冬奥事丨多名国际专家认可:人造雪常用、公平、安全

2022-01-17 08:390项城网

  新华社北京1月16日电 题:你不知道的冬奥事:多名国际专家认可:人造雪常用、公平、安全

  新华社记者卢星吉

  北京冬奥会雪上竞赛场馆赛道准备工作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对于赛道上的人工造雪措施,多位国际知名雪上项目专家表示,人造雪在世界各地应用广泛,无论是以天然雪还是人造雪为主建造的赛道,技术性能和安全标准都是一致的。

  这是1月12日拍摄的首都体育馆内景。新华社发(王洋摄)

  造雪是办赛要求,也是办赛惯例

  “当听说有对于人工造雪的负面评论时,我感到很惊讶,因为造雪本身就是办赛要求。况且,即便不是为了办比赛,造雪也是一种现实需求。”目前正在张家口赛区负责造雪、压雪、赛道塑型和维护等工作的北京冬奥组委特聘专家大卫·瑟拉图如是说。

  “从全球范围来看,超过三分之二的雪场都装备有造雪设施。”瑟拉图表示,造雪已然是雪场规划中最重要的部分,“当人们准备建造雪场时,造雪和雪道设计是最需要被优先考虑之事。”

  这是张家口高新区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内一家冰雪设备企业的工人在车间查验造雪机质量(2021年6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自1988年开始参与冬奥会竞赛组织工作,曾组织过600余场国际雪联世界杯比赛的资深雪上项目竞赛组织专家乔·菲茨杰拉德说:“北京冬奥会所用的造雪机数量和平昌、索契以及温哥华冬奥会基本差不多。正如冰球和花样滑冰场馆需要造冰,雪上项目场馆亦需要造雪。”

  “造雪绝不是在‘浪费水’,因为这些水最终回到了自然界,它们也并没有离开流域。”曾负责过索契和平昌冬奥会高山滑雪项目竞赛组织工作、目前是北京冬奥会外籍特聘专家的尼古拉·贝拉克林肯表示。

  历届冬奥赛道雪况大体保持一致

  国际雪联对不同项目的竞赛雪道都有相应技术指标,以保证比赛的公平性和安全性。无论是采用自然雪还是人造雪,场地建造人员都需要通过机械和人工操作使赛道满足一致性要求。

  “虽然自然雪和人造雪在晶体结构上确实有差别,但他们都是水的冻结形态,所以我们总是能把雪道状况呈现得一致。”贝拉克林肯说,“运动员们在索契、平昌和北京冬奥会的高山滑雪赛道所面对的雪质都是一样的。”

  这是2021年12月6日拍摄的云顶滑雪公园赛道造雪的场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对于具体用哪种雪以及如何压雪,国际雪联没有做相应要求,他们需要的是最终的一致结果。”贝拉克林肯补充道。

  由于自然雪中存在较多杂质,需要先进行清理才能使用。相比之下,人造雪则更为洁净。“事实上,用人造雪建造雪道,节约了很多机械和人力成本。”瑟拉图表示。

  自然雪和人造雪并无安全性区别

  贝拉克林肯和菲茨杰拉德均提到,竞赛雪道技术指标的核心在于“密度”。无论是相对蓬松的自然雪,还是“紧致”一些的人造雪,最终都要通过大量工作压制到更高密度,以保证场地平整度在比赛全程不至于发生太大改变,影响公平性和安全性。

  菲茨杰拉德表示,他很难理解为什么会有人认为以人造雪为主建造的赛道“不安全”。

  这是2021年12月12日夜间拍摄的正在造雪中的首钢滑雪大跳台。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据我了解,一些高山滑雪项目对雪道密度的要求高达750千克每立方米。虽然自然雪的密度大约是250千克每立方米,人造雪大约是400千克每立方米,但如果(在比赛中)摔倒,你始终是摔在同样硬的雪道上。”

  贝拉克林肯则指出,高山滑雪之所以要把雪道变得密度更大更坚硬,也是为了让运动员更安全地滑行。“(在比赛中)雪道不应变成滑雪者所谓的‘烂雪’状态,如果那样的话,运动员在滑行时就容易卡不住板刃,导致翻滚甚至受伤。”

来源: 新华网

(责任编辑:高敏)

精彩评论(0)

广告占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