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项城网,请登录注册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周口 >> 正文

周口:粒粒优质麦 科技结晶成

2022-06-06 08:460项城网

周口日报·周道客户端记者 付永奇

“周口农高区千亩方小麦测产亩均754.6公斤,商水县高标准农田核心区小麦测产829.3公斤……”6月5日,在淮阳区高标准农田指挥中心,看着手机上从四面八方飞来的喜讯,市植保站长、农技推广研究员张东良喜笑颜开:“今年小麦在多方科技加持下逆势生长,亩产将在550公斤左右,高标准农田亩产将在650公斤以上,有望取得单产、总产双丰收。”

周口地处黄淮平原腹地,沃野千里,粮食总产连年超过180亿斤,位居全省第一,素有“中原粮仓”之称。作为产粮大市,周口紧握粮食生产这张王牌,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在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中不断擦亮“农”字招牌。

去年,该市小麦播种面积1106.5万亩,比上年增加0.1万亩。由于受秋季涝灾影响,个别地方晚播20多天,可能会造成减产。

为确保粮食安全,该市积极实施科技壮苗计划,采取“选优品种,以种补晚;整好地块,以好补晚;增加播量,以密补晚;施足底肥,以肥补晚”。今年3月小麦拔节期出现干旱,该市动用各类先进灌溉设施浇地900万亩;4月小麦扬花期出现赤霉病苗头,全市筹资1.56亿元,利用无人植保机统防统治983万亩;5月上旬,全市又开展“一喷三防”1323万亩次,为小麦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亩产超过1650斤,真是没想到!”5日中午,在商水县高标准农田核心区,种粮大户邱守先从晒场内抓起一把金灿灿的麦子说。 

邱守先54岁,2019年成立合作社,购买各类农机近百台,在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流转土地2100亩,边学边干,很快由种田的“老把式”变成了闻名全县的“新农人”,2021年还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这两年,他种的小麦成为“网红”:播种用上北斗导航无人驾驶大农机,灌溉施肥实现了手机云操作,“一喷三防”用上农用直升机,天上飞的、地上跑的,都成了他种地的好帮手,前几天小麦收割还引来省市媒体现场直播。

过去动锄头,如今动指头。粒粒粮食,以前是汗水的结晶,现在是科技的结晶。邱守先感慨地说:“我们能打赢粮食丰收仗,全靠国家建设的‘聪明田’,是国家为我们做好了‘金扁担’。这让我们种田有信心、生活有奔头。”

地还是那块地,田已不是那片田。国家强农惠农政策让种粮人添动力,让粮食生产添活力,让新技术播撒新希望。

“我们将努力把新农技武装到农民大脑里,让农民种田从靠手感向靠遥感、从靠体力到靠算力转变,逐步实现农业机械化耕作、智能化操作,切实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市农业农村局长张华表示。

来源:周道客户端

(责任编辑:高敏)

精彩评论(0)

广告占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