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项城网,请登录注册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周口 >> 正文

河底下7米!周口市中心城区供暖管道是如何穿越沙颍河的?

2023-11-27 08:290项城网

11月24日,风已经有了冬天的味道,沙颍河面波光粼粼,星星点点的钓鱼客蜷缩着身子,蹲在河岸等着吞吐着沙颍河泥沙的鱼儿上钩,在鱼的下面是沉淀了不知多少年月的深河泥沙。往下再穿过三层楼高的流沙便是周口集中供暖管网的一根“大动脉”——直径为2米的地下管廊。

周口集中供暖管网过沙颍河工程,是集中供暖整个工程中关键节点之一,是打通沙颍河两岸热力输送的重要枢纽。该项目地处周口大道桥西侧,南北贯穿沙颍河,总施工长度248米。

“在河底下穿管,就是在与流沙赛跑,必须争分夺秒。”有着多年地下管廊建设经验的周口集中供暖暖气管网过沙颍河工程相关技术负责人说。

沙颍河孕育了周口,成就了周口,在每个周口人心中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300多米宽的河道,从此过用不了两分钟,而要从河床以下7米处顶着流沙,打通一条温暖两岸人民的供暖管道可真需花上一番功夫。

周口集中供暖管网过沙颍河段工程,采用的是成熟的泥水平衡顶管技术,在地下15.5米深处(河床以下7米深处),用液压机将直径2米的外套管以每小时3米的顶管速度往前推进。“就是要在南北两岸分别打上近20米深的作业井和接收井,从作业井上把管子一点一点地顶过去。”施工人员说,沙颍河河床下流沙层厚、伴有砂浆且时刻涌动,管廊外的套管每前进一厘米就要及时将内管顶进去,稍不留神泥沙就会灌入,影响施工进度。

在周口大道桥下,推开施工现场与外界隔开的铁皮大门,机器的轰鸣声与铁锤的敲打声混在一起,格外提神,让人不敢有半点马虎,刺眼的焊花让人更加清醒。顺着施工道路往下走便是一个方形、约20米深的作业井,100平方米的作业平台上,几位施工人员借助机器的力量默契地配合着,将黝黑的大铁管往能挤出水的土层里推。

顺着刚好容下一个人的钢筋甬梯,记者小心地从井口下到井底。脚踩的竹排下泥沙流动,身旁两个直径为2米的大孔散发着来自沙颍河底部的热量,工人们带着探照灯从里面走出来时,漆黑的隧道里才发出一点点亮光。这两个大孔像是沙颍河的鼻子,也仿佛是它圆圆的眼睛,细嗅着三川大地的气息,观赏着周口的云卷云舒。

从井底向上望去,天空被四周的混凝土框得方方正正,想与外面联系,除了手机外就是从上面甩下的两根绳子和焊接在井壁上的钢筋甬梯。两根绳子,一根细绳是给井下的工人们提水用的;另一根挂在吊机上的钢索绳是运输材料用的,方井之下格外繁忙。“我们是两班倒,一般下来最少要干四五个小时。”在井底作业的工人说,从上面到井底要爬十分钟左右的梯子,为了不耽误工程进度,工人们下来一趟就要坚持到下一班工人上工。采访时记者留意到,现场施工作业的工人身上不仅有从管道里带出来的泥沙味,还有一股膏药味。

采访结束后,记者重新爬上唯一能从井底上去的甬梯,在中间唯一能喘口气的小平台上,记者听到,铁锤敲打管廊的声音从沙颍河深处传来,仿佛是它对周口供暖事业加油和对周口城市发展的祝福。

据了解,目前,周口大道桥下的地下管廊外套管廊已经贯通,和它平行的中州大道桥下的管廊也正在紧张有序施工中,当管廊内管里的最后一朵焊花落下时,连通沙颍河两岸的供暖“动脉”将全部贯通。

来源:周口晚报

(责任编辑:高敏)

精彩评论(0)

相关推荐

广告占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