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项城网,请登录注册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周口 >> 正文

【聚焦十大战略 建设出彩周口】以“数”领航 以“智”取胜

2024-06-09 09:230项城网



以“数”领航  以“智”取胜

——我市实施“十大战略”三年行动计划之数字化转型战略综述

   2023年,周口市共完成509家规模以上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服务,超额完成省定361家的诊断服务任务,完成率为141%,居全省第一位。


  数字化转型是助力制造业抢抓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机遇、塑造数字经济时代新优势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数字周口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省委、省政府提出大力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以来,我市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抢抓政策机遇,致力于全方位打造数字强市,研究出台了加快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三年行动计划,走出了一条具有周口特色、符合周口实际的数字化转型发展之路。


筑基聚力 织密转型发展保障网

  5G和千兆无源光网络构成的“双千兆”网络是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然成为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基石。


  近年来,我市坚持“优化升级、统筹布局、加快融合”的整体思路,筑基提质,效果初显,初步构建了以通信网络为基础、以数据和计算设施为核心,以融合基础设施为突破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体系。


  我市加快5G网络建设,目前累计建成5G基站9643座,行政村实现5G网络全覆盖,自然村覆盖率95%以上,11个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实现5G精品网络全覆盖;与华为、浪潮合作,先后投入近亿元,打造周口工业互联网应用运营中心,夯实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建立全价值链、全产业链、全要素的行业平台;推动企业内外网改造,截至2023年年底,市工业互联网应用运营中心指导完成70余家规模以上制造业数字化改造任务,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108个,将数字化转型理念传递给全市600余家企业。


  当前,我市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水平位居全省前列,基本形成了支撑经济社会智慧化运作的融合基础设施体系,数字周口的现实图景在各领域愈加明晰。全市在建5G重点场景应用项目超100个,其中列入省重点5G项目27个;建成了一批“5G+智能工厂”典型示范项目……


向“新”发力 放大核心产业优势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我市其中一项重点工作就是以数字核心产业突破提升带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富士康、耕德电子、精泰电子等龙头型项目相继在我市落地投产达效。耕德电子生产的金属结构件产品,占华为高端手机市场份额的45%,已成为华为公司在中部地区最大的智能终端金属结构件生产基地。


  “我们的锅炉行业远程运维工业互联网平台,不仅能实时监测锅炉的温度、压力等参数,还能对锅炉进行智能化控制,及时调整相关运行参数,提高锅炉的效率和安全性。”作为国家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企业,河南省四通锅炉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坤介绍,该公司联合其他锅炉生产企业建设“全球锅炉行业共享制造产业园”,构建集人工智能、智能装备、精准服务于一体的“共享生态圈”,通过数字化应用场景运用,实现了生产全过程数字化转型。


  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的新型制造模式和产业形态,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重要方向。


  河南省长城门业有限公司把高资质专业设计服务人员和长城门业订单管理系统(Sky-Matrix)与敏捷制造MES系统、长城家居定制设计系统等配合联动,实现了基于互联网的全流程个性化、定制化服务。


  2023年全市新增省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1家、省级服务型制造标杆企业1家,新增上云企业1522家。太康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入选省数字化转型示范区名单,为周口市首例。


逐“质”而行 跑出转型升级加速度

  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也是企业提质增效的关键之举。


  金丝猴食品有限公司累计投资2.4亿元,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设备自动化率达到90%,生产效率提升35%,不良品率降低15%;河南凯旺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建成年产2000万套电子智能化设备零部件数字化工厂,生产效率提升30%,能耗下降9%……自动化生产取代了传统人工操作,智能机器成了“主角”,数字化改造引领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让企业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和实惠。


  河南省新四方制药有限公司数字化工厂项目2023年被评为省级智能车间,该项目引入MES系统、数采平台并进行系统集成,实现了设备互联、系统互通、生产过程透明化、设备运行可视化、质量管控数字化、仓储管理便捷化。据企业负责人介绍,项目建成后人工成本降低20%,生产效率提高30%,良品率提高至99%,节能率提高15%。


  像这样的省级智能工厂(车间),2023年全市新培育17个,居全省第3位。全年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297个,年度计划投资172.62亿元,完成投资172.62亿元,投资完成率100%。2024年全市谋划智能化改造项目309个,项目完成后,预计全市规上制造业企业智能化改造覆盖率达到80%。


  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背后,离不开各项服务政策落地见效的速度。我市设立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专项资金,市级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不低于2000万元、县级不低于1000万元,对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平台等给予支持。2023年拟发放奖补资金1400万元,有效激发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动性。


数实相融 城市更智慧更惠民

  持续推进“不见面审批”服务、深化便民利企改革、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指尖办”、优化提升“一站式”服务功能……从政务服务到社会治理再到民生改善,在我市社会生活的每一个场景里,数字化技术正深层次地参与到这座城市的治理当中。


  “现在办证真方便,只需在手机上传个材料,没几天证就下来了。”日前,市民李先生在“周到办”客户端办理农药经营许可证时,切身体验到了“一网通办”带来的便利。


  而这得益于我市精心打造的线上企业开办专区,打通了市场监管、人社、银行、税务等8个部门的行政审批系统,帮助群众和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并以“一朵云、一张网、两中心”建设,筑牢数字政府建设坚实底座。


  “我们统筹整合已有政务云资源,实现政务数据资源全市‘一云纳管’,让企业群众办事更省时、便捷。”市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政务云建设之初,曾先后邀请60余家相关单位及专业人士调研论证建设方案,优化服务配置。目前,我市建设数字政府基础性平台4个,助力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设项目46个。2023年,我市数字政府建设水平位列全国数字百强城市第81位,数字政府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数智新动能。


  从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布局逐步完善,到数字核心产业持续发展壮大,再到数字化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在推进数字化转型及数字周口建设工作中,我市将持续推动数智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努力走出一条数字化转型战略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务实之路。



来源:周口日报

(责任编辑:高敏)

精彩评论(0)

相关推荐

广告占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