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项城网,请登录注册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周口 >> 正文

一针一线编织的文明新风(文明风尚浓 三川万事兴)

2025-07-17 09:500项城网

□记者 邱一帆

“麻烦用这块布帮我做个床单……”“我这条裤子能改短点吗?”7月9日下午,川汇区荷花街道荷花社区里热闹非凡,由川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荷花街道办事处联合市大铁牛巾帼志愿者团队举办的“文明实践我行动、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正在这里热火朝天地开展。剪发、磨刀、义诊、裁剪、医保咨询等多样化服务,为酷暑中的居民带来了丝丝清凉。

活动现场,除了理发区、磨刀区外,最热闹的就是裁剪区。赵秋霞、党高瞻、李全英等几位巾帼志愿者围坐一圈,剪刀翻飞、针线穿梭,正忙着为居民修改裤腿、缝补衣物。她们用一双双巧手、一颗颗热心,在社区织就一幅充满温情的生活图景——雷锋精神在一针一线中传递,城市文明新风在邻里间悄然流淌。

活动现场人头攒动,前来寻求帮助的居民络绎不绝。面对大家的需求,志愿者总是耐心地接过布料衣物,仔细打量后便埋头忙活。

40多岁的赵秋霞踩着缝纫机,踩踏板的节奏稳健有力。一会儿,一条需要改短的裤子就有了雏形。赵秋霞经营着一家生意红火的窗帘店。每逢有志愿服务活动,她总会停业半天参与活动。志愿服务精神是她的理想信念,与人为善是她的生活常态,她还常把这份理念传递给孩子。以前每逢节假日,她会带着孩子参加“守护母亲河环保志愿行”活动;如今孩子上了大学,她便和伙伴深入社区,继续用手艺给大家服务。她家作为2022年“河南省最美家庭”,早已把奉献刻进了家风里。

“只要有活动,没有特殊情况我一定会来。如果实在有事离不开,我就请志愿者刘俊英帮忙顶岗,自己办完事马上赶过来。”赵秋霞说,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已成为她的习惯。

50多岁的党员志愿者党高瞻正专注地为一位老人修改旧衣,手艺精湛。谁能想到,退休前的她经营着烟酒批发生意,家境殷实,每天化着精致妆容,身着旗袍、脚踩高跟鞋出入商场、美容院。但后来,因身体原因(主要是胃病),她决定换种活法,主动加入志愿者团队。从此,旗袍、高跟鞋换成了红马甲、平底鞋。她跟着大家在忙碌中渐渐忘了身体的不适,复查时胃病已痊愈。“自从做了志愿者,我每天都觉得充实、快乐、有成就感。”党高瞻笑着说,生活的意义不止于享受,帮助别人时才真觉得踏实。

70多岁的李全英做起活来同样一丝不苟。“看着大家拿着修好的衣服满意离开,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李全英说,现在好多老邻居都存着志愿者的电话号码,这种被信任的感觉特别好。这一针一线缝补的不仅是衣物,更是邻里间的温暖情谊。在她看来,做志愿服务图的是心里踏实,是帮助别人带来的快乐,更是对雷锋精神的传承。她说:“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给孩子们树立了榜样,也让我更接地气、与群众心贴心。”

这些志愿者曾以周口中心城区道德书屋为根据地,如今又携手深入社区,把服务送到居民身边。

从去年11月开始,该志愿者团队在长期服务群众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延伸服务内容,聚焦群众生活中的“小需求”设计活动。无论走进哪个社区,便民服务都深受欢迎,其中裁剪、理发活动尤其受老年群体青睐。此次走进荷花社区,已是志愿者在川汇区第27个社区开展的第34场活动。接下来,志愿服务活动将逐步覆盖川汇区所有社区。

志愿者收拾工具时,每个人的衣服已被汗水浸透。在居民的称赞声中,活动圆满结束。夕阳西下,为社区镀上金边,志愿者收拾工具的身影里满是满足。

“在周口大地上,正是有这样一群巾帼志愿者,她们以奉献为笔、善意为墨,让普通人的微光汇聚成炬,照亮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让文明新风在三川大地上愈发浓厚。”市民王先生感慨地说。②11

 来源:周口日报

(责任编辑:高敏)

精彩评论(0)

相关推荐

广告占位符